文章系统  
首页 > 北京大学 > 浏览文章

北大要旺盛教授实现颗粒物毒性活体生物标志物无创在线监测

(编辑:南开大学 日期:2018年08月06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大气颗粒物(PM)污染紧张危害着人体健康,每年造成全世界几百万人的死亡。活体中的一些蛋白分子常被用作来研究颗粒物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物。然而,目前生物标志物采集分析大多是离线的,而且灵敏度低、有创如抽血等;因而,在实时地检测颗粒物暴露的一些早期/瞬时健康效应存在伟大挑衅。近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要旺盛教授与复旦大学化学系郑耿峰教授合作集成行使活体大鼠暴露呼出气采样,微流控以及商业化硅纳米线生物传感器创建了dLABer(Detection of Living Animal’s Exhaled Breath Biomarker System)体系,实实际时监测活体呼出气中的污染物暴露生物标记物,可直接用于无创在线研究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健康效应。

北大要旺盛教授实现颗粒物毒性活体生物标志物无创在线监测

Detection of Living Animal’s Exhaled Breath Biomarker (dLABer) 体系示意图

为了验证该体系,课题组首先给大鼠注射不同来源同质量大气颗粒物,然后行使dLABer体系实时监测大鼠呼出气中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研究发现对于不同来源的颗粒物暴露产生的IL-6水平有高达一千倍的差异,该效果与通过ELISA分析大鼠血液样品中的IL-6水平趋势相符合。同时研究也发现通过行使传统方法如二硫苏糖醇(DTT)测定的不同来源PM毒性效果与dLABer所获得的效果也同等。课题组发展的dLABer体系具有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高几个数量级的信噪比,并且可以延续监测活体动物呼出的生物标志物水平。通过dLABer对呼出气中生物标记物的实时监测,不仅帮助我们更直接了解大气污染物对呼吸体系(呼吸道和肺)的损伤作用,也为了解与呼吸体系有关的病理心理过程提供有力的依据。该体系也可以为临床早期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及药疗评价提供前所未有的工具。dLABer体系有望革新现有空气污染物健康影响研究方法与临床疾病心理状态的监护手段。

研究成果以“Automated In Vivo Nano-sensing of Breath-borne Protein Biomarkers”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IF:12.08)刊物上,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北大环境学院研究生陈灏轩,北大要旺盛、复旦郑耿峰为共同通信作者。参与该项工作的还包括北大环境学院研究生李菁、张翔宇、李心月。该项目重要得到国家天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卓异青年科学基金(基金号:21725701)与庞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基金号:91543126)的资助。

编辑:凌薇

 

 

上一篇: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在量子物理与机器学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下一篇:生科李毓龙研究组在Cell发文展示新型基因编码的多巴胺荧光探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