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统  
首页 > 北京大学 > 浏览文章

地空学院沈冰课题组在成冰纪全球冰期事件研究中取得紧张进展

(编辑:南开大学 日期:2018年08月06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成冰纪(距今6.35-7.2亿年前)是地质历史中天气转变最极端的时期,发育有两次全球性冰期事件: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在冰期过程中,冰川波及到低纬度甚至赤道地区,全球海洋被完全冰封。两次冰期事件持续时间长达数百万年至数万万年之久,被称之为雪球地球。雪球地球的结束必要大气中CO2浓度达到10万ppm以上(当代大气CO2浓度约为400ppm)。高浓度的大气CO2产生强烈的温室效应,导致冰川敏捷融化,地球进入极端酷热天气。传统的雪球地球假说认为, 雪球地球的结束与冰期后全球性分布的碳酸盐岩沉积是同时的。但是,高浓度的大气CO2会导致全球海洋酸化,克制碳酸盐岩的沉淀。因此,冰期结束后,全球碳酸盐岩的沉积必要海洋酸化的恢复。之前的相干模仿计算认为,这一恢复过程可能持续数万年,因为缺乏高分辨率地质序列证据,导致对该过程中海洋状况的熟悉不清楚。

针对这一题目,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沈冰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对我国华南扬子板块南沱组(Marinoan冰期沉积)顶部的黄铁矿结核(FeS2)进行了体系研究(图1)。田野地质调查发现南沱组顶部的黄铁矿结核在整个华南地区广泛分布。黄铁矿结核的大小与含量在空间上存在显明转变的规律,由深水相至浅水相渐渐降低(图2)。黄铁矿的硫同位素也存在显明转变,不同沉积相区体现出显明的差异性。该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模仿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与黄铁矿的含量对黄铁矿的形成过程进行的束缚。模型效果表现,南沱组顶部黄铁矿沉淀时的H2S来自于海洋硫化水体,指示Marinoan雪球地球结束时全球海洋处于缺氧硫化状况。同时,该项研究注解海洋生产力的恢复要早于盖帽碳酸盐岩沉积,进一步证明雪球地球的解体要早于盖帽碳酸盐岩沉积这一熟悉。

地空学院沈冰课题组在成冰纪全球冰期事件研究中取得紧张进展

图1 华南南沱组顶部发育大量黄铁矿结核。

地空学院沈冰课题组在成冰纪全球冰期事件研究中取得紧张进展

图2 华南扬子板块南沱组研究剖面分布:(a)与响应剖面南沱组顶部黄铁矿结核含量和(b)直径转变示意图

此项研究为雪球地球解体后全球海洋化学转变提供了地质证据。除此之外,该研究首次建立了黄铁矿含量与硫同位素值数值模型,为研究古海洋化学特性提供了一个新指标,也为诠释地质记录中黄铁矿硫同位素转变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

该研究成果是沈冰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Huang et al.,2016)和《前寒武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Lang et al.,2016;2018)等杂志论文之后的又一篇关于雪球地球的研究文章。这一系列成果重新厘定了成冰纪雪球地球的演化、解体及其对海洋化学的相应,对重新熟悉极端冰期事件与古天气演化具有紧张的科学意义。

此项研究成果于8月1日发表在《天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沈冰研究员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彭永波博士为共同通信作者,沈冰课题组博士生郎咸国为第一作者。地空学院鲍惠铭教授和博士生马浩然、物理学院刘永岗研究员、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肖书海教授、中国科学院周传明研究员,以及西北大学黄康俊教授等参与了此项研究,该成果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国家天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

编辑:麦洛

上一篇:生命科学学院罗述金研究组首次揭示青藏铁路对普氏原羚种群基因交流的影响
下一篇:地空学院何建森团队及其合作者实现对加热太阳大气激波的综合定量诊断

网友评论: